上纵横小说App,新人免费读7天
已抢580 %
领免费看书特权

第六章

何谓心符

神梦山中。

“所谓心符,是修道之人参悟大道的契机,是周身气息凝结而成的“心象”,是无论儒门还是道门,修行过程中都必经的一个阶段。当然这就要从道门和儒门关于境界的划分开始说起了。”玄微子耐心地为清风和明月讲解关于修道的基本知识。

“道家境界分为三大境,九小境。三大境分别是‘人间世’,‘大宗师’,‘逍遥游’,不过这正是取自道家典籍《庄子》的三个篇目,所谓人间世,便是历尽人间沧桑,方知大道永恒,前人有诗云,‘海尘新生南山下,更变千年如走马’,多少红颜成枯骨,几多英雄鬓斑白,便知唯我道心可以依旧。明悟此理,方可进入下一境界。而所谓大宗师境界,便是抛却七情六欲,求得心静如水,由人文转入自然,法天法地,看日月星辰,四时风雪,而我心亦可寂然不动。此为大宗师。而逍遥游,简单说来,便是可以御风而行,逍遥遨游于天地之间,倏忽万里。入大宗师境,心不随万物而动,其实并非上上乘之道。所谓大道,当是我见春风可喜,品秋月无忧,夏蝉冬雪,不喜亦不,与万物相处而无碍。如观水一事,儒家圣人叹年华如水逝,而我见大道流转。此方为逍遥游。”

“三大境之下,又有九小境。《庄子》云,若一志,无听之以耳,而听之以心;无听之以心,而听之以气。三大境之中,每境又分形象气三境。耳目可以观形,心神可以照万物之象,而万物亦不过天地熔炉里的不灭之气。循气之流转便可知大道踪迹。但人间世之中有形象气三小境,大宗师和逍遥游之中亦有三小境,区别在于,后一种会比前一种更接近大道根本。道家典籍之祖《道德经》中言: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后人众说纷纭,三百年前道家的‘中兴之祖’清虚道人给出的解释是,‘三三进九,可遇万物’,尤其强调是‘遇’而非‘驭’。更进一步,他因此将这与道门的修行路径联系起来,三大境中每境又有三境,便是‘三三进九’之意。这个解释对道门影响极大,所以当年的清虚道人被誉为能和道祖和庄子比肩的天才人物,三人被后世并称为‘道家三圣’”。

明月听得直打瞌睡,而清风则双眼奕奕有神,一双秀气的眸子光华流转。

“三大境之中的‘气之境’分别有着不同的表现,比如最先的人间三境之中的气之境,体内气息流转于各大窍穴之间,形成一固定轨迹,便如通畅驿道,供车马驱驰,而同一境界实力不同之人的区别便在于这些“驿道”的宽窄,以及通畅程度。而到了大宗师境界的气之境,体内流行气息会在心府凝聚,构成各种物体的形状,不同物体之间自然亦有高下之分,比如据说当年的庄子心府真气凝聚之物便是一只翩然起舞的蝴蝶,而那位道家始祖据说则是一个老迈深沉的读书人,而这种凝聚在心府的形状在道门典籍中被称为“心符”,能够凝结心符,说明已经跨过宗师心境也就是第六境的门槛了,但初始之时,形状尚模糊,直到进入逍遥境界,心符形状才会趋于稳定清晰。至于儒家,八境名称取自儒家典籍,分别为格物、致知、诚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。至修身境则修气小成,‘心象’初显……”

“因为心符牵涉到每个修道之人的本命神通,也是每个人往更高处走的大道契机,所以不到关键时刻,一般不会轻易展示给别人,因为万一被识破,就意味着极大的危险。当然,看到也并不意味着一定能识破,心符的玄妙之处在于,它可以是一样东西,也可以是某些东西构成的一个场景,也可能是一种状态,譬如一江春水,即使你看到了它,也不代表你能看破摧毁它的方法,难道搬山填海?即使显化出来被看到,只要没有找到它所契合的关键的一点大道至理,也不容易作出针对。”

漆黑的旷野上,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背着一个十多岁的睡梦中的孩子正高速行走,那少年虽然年纪不大,却似乎很有力气,走了数十里路,也并不喘息停滞,吸几口气,提了提神,又继续加速。如果是个高手,自然能够看出那少年已经是儒家八境之中的第六境“齐家”境界,在同龄人中绝对可以算得上出类拔萃了,放在儒门正统的三十六书院里,也算了不得的天才了。而后面背上的那个还在梦中的小男孩,浑身上下并无一丝修道之人的气机变化,只是正常均匀的呼吸,一会眉头皱起,一会舒展。而随着小男孩的眉头或皱起或舒展,星空之上的光芒也变得忽明忽暗。

一袭淡红衣衫在凉风中轻轻摆动,夏夫人抬头看向夜空,眼神温柔,似乎是想起了自己那个爱数星星的孩子,于是目光又变得坚毅起来,于向来的温柔明丽之中,平添了一份飒爽气质。

立在不远处的神秘高手只是静静看着这一幅人间美景,心里虽然并没有什么同情心,却又一丝感慨。世人最不忍见两样事物,一则美人迟暮,二则英雄白头,因为那意味着最美的事物即将消失或者已经消失,前者像是一首缠绵悱恻、多情缱绻的婉约词,而后者则像是一首荡气回肠的边塞诗,但这两样又如何比得了眼前的美人即将赴死的场景,像一身血红衣裳的女子在战场之上,红衣飘荡,袖上丝绦擂得战鼓,猎猎作响,充满着壮烈和惊艳。这样的场景,只是听说,就让人觉得是不可思议的人间奇观,恨不能亲见。

感受到空气中的一丝涟漪,他神思瞬间转回,凝视着眼前的夏夫人,只见夏夫人身周的草地上不断飘起一朵朵淡红的桃花,接着又逐渐长出一棵棵树干皴皱但红花怒放的桃树,接着在场所有人的周围都逐渐发生了类似的变化,香风吹来,几朵花瓣随风而落,靠近人时,却突然加速,像利刃一般划来。陈风一剑撩开一朵直射向自己的桃花,又侧身躲过两名‘羚角卫’刺来的短剑,却又险些被一朵随风缓缓飘来的桃花利剑伤到。饶是一向镇静的他此时都一脸惊讶,“心符桃花?”

而陈风那神秘的师兄,却丝毫没有意外似的,仍是一副尽在掌握之中的神态,口中啧啧称赞。那些桃花靠近他身周三尺,便无力垂下,丧失了生命力一般,逐渐化成虚无,融进空气中。自虚无中来,当然也要重归虚无,无中生有是暂时可能的,但一定会连接着一个从有归于无的过程。他耐心地审视着眼前的一切,心里却道:“你的心符当然不是桃花,或者说不仅仅是桃花。”

果然,片刻之间,四周又发生了新的变化,桃树两两之间又从土里拔地而出一棵李树,雪白的李花纷纷扬扬,天地之间,红色和白色花瓣交相辉映,仿佛把附近都变成了一座春天的花园。

而置身其中的陈风却感觉到空中花瓣的凌厉气势更甚之前,这使得他不得不分出更多的注意力来躲避好似无形剑刃的柔弱春花,而同时又得提防着那个持刀而立,似乎在耐心等待最佳机会出手的昔日将军。当然,那些踪迹诡异的‘羚角卫’也要提防。

“果然是‘投桃报李’!”

而置身其中的陈风却感觉到空中花瓣的凌厉气势更甚之前,这使得他不得不分出更多的注意力来躲避好似无形剑刃的柔弱春花,而同时又得提防着那个持刀而立,似乎在耐心等待最佳机会出手的昔日将军。当然,那些踪迹诡异的‘羚角卫’也要提防。

梅南岭拄刀而立,双目微闭,酝酿着自己此生的最后一刀。眼前闪过一幅又一幅画卷,双臂灌注全身力气,奋力竖直劈下的一刀,将对手用来格挡的长戟连带着手执长戟的人劈成两截;在飞奔的马蹄激起的漫漫黄沙掩映下,横着自左向右撩开的一刀;摔落下马,左手抓住对方疾刺而下的戈矛,右手执刀如执剑,凝聚着必死信念刺去的一刀……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,睁开了双目,双手叠握起那把厚重大刀的刀柄。空中顿时爆发出惊人的气势,本来飘至身旁的桃花和李花像是被大刀带起的罡风吹散了,改变了原来的方向。

“你也该全力出剑了!”陈风心湖上听到了来自师兄的提醒。

这一瞬间,他回想起了曾经手执双剑的自己,一把长而细的剑,一把短而阔的剑,“剑有两刃,一为杀伤,一为守护,只知前者,会沦为屠戮的杀器,泯灭掉人性之光;只知后者,则无法认清现实的残酷,挥剑绵软无力,有背剑道本旨。两把剑各有用处,你用长剑来杀敌,短剑来守护,其实只是一种勉强的切割,好像两者互不相干,是没有领会到用剑的真谛,当你学会只用一把剑的时候,就是你剑法精进之时。”这是曾经师父对自己的教导,陈风心里继续想着,“那么我这次是为了谁而挥剑?为何杀伤,还是守护?我在守护谁?”长剑颤动不已,激烈地振动着周围的空气,发出清厉的尖啸声。

“该结束了!”陈风的师兄微笑道。他神念一动,四周飞舞的红白花瓣突然被一股不知何处吹来的凯风暖意裹挟,瞬间丧失了动力,直直摔向地上,同时他在心里默念,“胡风吹朔雪,千里度龙山。集军瑶台上,飞舞两楹前。兹晨自为美,当避艳阳天。艳阳桃李节,皎洁不成妍。”不知何时,上空竟是出现一个光芒万丈的高照艳阳,桃树和李树上结着的红花白花,刹那间如波涛怒放,然后下一瞬间,花瓣飘落,绿叶初生,再下一瞬间,所有的桃树和李树,以及上空的太阳都消失了,夜空之下,一切显得黯淡至极。

几乎同时,梅南岭用尽毕生意气挥出的最后一刀,卷起惊人的气势直冲陈风而来,陈风横剑胸前,只是那么平常自然地向前一推,一股无形剑意后发先至地迎向大刀。

长剑咔的一声崩碎成数段,陈风有些疑惑,又有些哀伤地自嘲一笑,倒在了地上。

梅南岭被那股绵长剑意侵入身体,口里冷哼一声,喷出一口鲜血,然后收回目光,拄着刀黯然望向安静躺在地上的夏夫人,眼神和夜色一般温柔。

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,看最新章节

海量好书免费读,新设备新账号立享
去App看书
第六章 何谓心符
字体
A-
A+
夜间模式
下载纵横小说App 加入书架
下载App解锁更多功能
发布或查看评论内容,请下载纵横小说App体验
福利倒计时 05 : 00
立即领取
05 : 00